十大手機廠商的快應用、百度小程序、今日頭條(3)
時間:2018-12-28 18:13 瀏覽人數(shù):
有很多新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采取 All in 微信小程序的策略。
這種取舍的前提,建立在不同平臺需要開發(fā)不同版本的思維模式上。但如果有底層重大技術變更,比如一套代碼可以發(fā)布 9 大平臺,那開發(fā)者的選擇邏輯會完全顛覆掉。
其實,每個做開發(fā)的人細想一下都會想到,9 個平臺開發(fā)標準不同,難道就做不出跨平臺框架嗎?真的要開發(fā) 9 套肯定不合理,這么大的剛需在這里,肯定會有人做的跨平臺框架的。
回想 PC 瀏覽器時代,因為 IE6 至 IE11 以及 Chrome、Safari、Firefox 等碎片化問題嚴重,讓開發(fā)者崩潰,當時jQuery 橫空出世,解救開發(fā)者于水火中。
本文重在討論,在底層技術變更的支撐下,可以開發(fā)一次,9 端覆蓋的情況下,產(chǎn)業(yè)會有什么新機會?開發(fā)者應該如何觸達和服務用戶?All in 微信小程序的創(chuàng)業(yè)策略對不對?
這里提一個理念:全端時代,全端服務用戶。
在全端時代,你不是做 App 的、做小程序的,你是通過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為你的用戶提供服務的。什么有利于你為你的用戶更低成本、更高效率提供優(yōu)質服務,你就應該追逐什么。
你的用戶分布微信里、應用商店里、瀏覽器里、其他超級 App 里,ROI 更高的方案,是不管用戶在哪里,都能觸達,并且不新增服務成本。
不管用戶在哪里,都可以和他建立服務關系,也就是廣泛的觸達,全端拉新
動態(tài) App,尤其是微信小程序,獲客成本是很低的,比應用商店低太多了。
如果把拉新的預算直接通過裂變紅包獎勵給用戶,而不是向中介購買流量,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尤其在下沉市場,拼多多、趣頭條都是把握這個套路,快速做到上市。
如果已經(jīng)有流量不低的公眾號或頭條號百家號,那一定不能閑著這些流量,趕緊導到各平臺的小程序里。對比讀者用戶的 ARPU 值,小程序用戶的 ARPU 值不是一個等級。
不管用戶從哪里來,努力向更高 ARPU 值的 App 導流
反正寫一套代碼連 App 也有了,那么為什么不把忠誠用戶導流到現(xiàn)成的 App 上,實現(xiàn)留存、日活、ARPU 值的提升?
每個業(yè)務的用戶都會分層:輕度用戶眼里,你提供小程序就夠了,他不想裝 App;但重度用戶眼里,你都沒個 App,他每次使用還嫌小程序入口麻煩。
這里就需要分層運營了。
如果說全端時代,研發(fā)可以用跨平臺框架做輕,那開發(fā)者的精力和財力,要挪到運營上,運營一定要做厚,覆蓋好多端。
不同層的用戶需求、可運營的技術手段也是完全不一樣的。內容 PUSH 是運營的重要手段,但小程序里并不能這樣做,也采不到豐富的用戶畫像數(shù)據(jù)。
App 上,可以更有效的分析用戶畫像,推測她喜歡什么,有針對性的發(fā) PUSH,對日活、留存和訂單轉換往往有奇效。所以 App 的運營方向,是利用數(shù)據(jù),精細化運營,提升日活、留存、ARPU 值。
小程序端,就要投入大量精力做去裂變拉新、搜索 SEO 優(yōu)化、內容外露。這 3 種方式,對應著用戶接觸你的 3 種渠道。
用戶獲取一個新業(yè)務,可能是朋友推薦的,可能是去搜索的,可能是看某個文章里植入的。因為來源的屬性不同,需要不同的分工去細化和優(yōu)化這些獲客渠道。
至于應用商店和線下廣告,如果你是一個可做到億級用戶體量的潛在明星項目,比如人人都會打車、訂外賣,那理所應當去砸應用商店和線下廣告這些獲客渠道。
如果只是服務百萬或小幾千萬的垂類用戶,那就放個 App 到商店,讓用戶自由搜索吧。你的拉新主精力,還是要放到動態(tài) App 的剛才那 3 種手段上。
而且這 3 種手段,都是天然更適合動態(tài) App 的,動態(tài) App 具備免安裝的內容直達能力,把 App 里的內容直接暴露到社交網(wǎng)絡、搜索引擎、文章植入,并且即點即用,這個場景原生是做不到的。
拿到小程序用戶后,如何沉淀到 App 上呢?
常見的做法有:提醒引導、優(yōu)惠補貼、更多精彩內容。
用戶如果很喜歡你的小程序,那么本身有很高概率去應用商店搜一下同名 App。對于多次登錄小程序的用戶,不妨也彈框提醒引導一下,畢竟二次使用更方便,使用時也不會影響看微信消息。
優(yōu)化補貼是很常見的手段,大多數(shù)開發(fā)商為用戶提供的優(yōu)惠券,是僅在 App 里可用的。比如某知名咖啡,小程序里下單都是原價,App 里下單卻非常優(yōu)惠。
【溫馨提示】信達在線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(chǎn)權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?zhí)峁┌鏅嘁蓡?、身份證明、版權證明、聯(lián)系方式等發(fā)郵件至25995300@qq.com 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本站文章僅作分享交流用途,作者觀點不等同于信達在線觀點。用戶與作者的任何交易與本站無關,請知悉。